第23章 第23章_夫君他亦敌亦友
优看小说网 > 夫君他亦敌亦友 > 第23章 第23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章 第23章

  朝雨绵绵,如丝淅淅。

  赵濯月倚着凭栏伸出手去接檐上滴落的水珠,初冬的雨有着透骨的寒意。

  用过早膳,整座知州府都冷清了下来,下人本就不多,大概是听了吩咐,不敢来后院叨扰贵人,赵濯月闲来无聊,叫住一个年纪尚小的侍女。

  侍女从打着伞从甬道路过,耳边传来一道女声,是一种温柔又俏皮的语调。

  “你过来。”

  隔着雨幕,赵濯月冲她招招手。

  没有人可以拒绝一个温柔如水的美人这样跟自己说话,哪怕是她的问题都很奇怪。

  木棉从前院打听完消息回来,就看到小侍女揪着袖子,双眸亮亮的看着赵濯月,认真回答她的问题。

  雨渐渐停了。

  小侍女回了前院做事,赵濯月支颐依旧在栏杆旁坐着。

  木棉附在她耳边,“娘子,昨晚谢大人在隔壁屋子歇下的,不过他回来的晚,今天早上天没亮又走了。”

  赵濯月眼皮跳了跳,怪不得,她昨天心情明明不错,却噩梦缠身,梦里有人拿刀抵着她的脖子,叫她偿命。

  原来是做贼心虚,讨债鬼离她太近。

  中原的冬天鲜少下那么多雨,今年大概是因为天灾的缘故,雨水格外多。从昨天夜里一直下到现在,城中修整的工事不得不被迫减缓了进度,大批无家可归的百姓被安置在临时搭建起的木棚中,统一由官府发放食物和饮水。

  谢彦带着人去了城外巡访各个村镇,因为下雨的缘故,中午耽搁在了那里。幕僚对崔载之感叹,谢刺史不带半点官架子,凡事亲力亲为,带来的一队人马也十分低调,与州府官兵一起不分昼夜的辛劳。

  幕僚建议崔载之,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忙的差不多,要设宴款待谢彦。

  话刚说完,有人跑进来禀报,“大人,不好了,东街临时的棚户那边,有人闹事!”

  崔载之立刻起身,不顾零星飘落的的雨骑马赶去了东街。

  原来是洛阳有名的几户无赖,吵嚷着官府见人下菜,仗势欺人,一大半的百姓被安置到了地动中没有损坏的民宅,另一部分灾民只能住这样临时的木棚。

  寒风刺骨,木棚只能遮挡风雨,却无法避寒。

  崔载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,“诸位,非是官府偏袒,这次地动,洛阳城内外损失巨大,民宅受损将近一半,实在无法安置全部的百姓。诸位都是年轻力壮的男子,委屈大家临时住在此处,将民宅让给妇孺老弱,还有那些伤者。”

  崔载之将话说的委婉,其实还有一个原因,住在这里的大多数人,都是平日里横行霸道、作风不正之人,他们身强体健,却好吃懒做、整日里吃喝嫖赌,崔载之将他们的亲眷安置到了别处,却将他们留在这里,也是因为那些民宅中如今拥挤,一户人家住了许多的百姓,他们都不愿意和这些人往来,更何况住在同一屋檐下。

  这些人根本不听解释,大声吵嚷,甚至开始拆起了木棚,地上的杂物与泥水混乱不堪,木棚纷纷倒下,溅起一片狼藉。

  幕僚大声呵斥,“你们反了不成!谢刺史就在城外,等他回来看到你们这副架势……”

  有刺儿头扯着嗓子打断,“我们反的是这个崔狗官,刺史大人若是来了,正好,叫他给咱们评评理!”

  “你,你们……”

  眼看场面混乱控制不住了,崔载之让人回去带人来处置。

  刺儿头大喊,“兄弟们,咱们住在这天寒地冻的破棚子里,这狗官住着偌大的知州府,吃香喝辣,院子里不知道养了多少小妾,你们服不服?”

  几乎是瞬间一呼百应,有人甚至上前骂骂咧咧的推搡。

  幕僚护在崔载之身前,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,如何能拦得住这些无赖。

  “大人!”

  幕僚被推倒一旁,转头看到摔在泥潭里的崔载之。

  ……

  赵濯月在后院待的十分无聊,她知道,目前以她的身份,应该是一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在道观里潜心修道十几年的小娘子,行事做派应当温婉和善,对外面的世界毫无了解。

  她甚至开始跟侍女讨论,是不是见到酒楼瓦肆,都要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,问旁边人,这是什么?

  两个侍女笑的前仰后翻,原来闯南走北的剑客,有一天要沦落到装成一问三不知的深闺女冠。

  “笑什么,你们也要装的像点。”

  木兰摇摇头,“我们不需要,圣上又没说不让我们下山。”

  赵濯月气的挠人。

  前院似乎有动静,推窗看去,早晨那个小侍女站在门口,怯怯的朝里看。

  “你找什么?”

  小侍女走过来行礼,“我们大人受伤了,管家叫我来找药。”

  “你们府上的药都放在何处?”

  小侍女指了指赵濯月隔壁的屋子,“以前都放在这里。”

  是谢彦住的那间,小侍女大概知道刺史大人如今住在这里,不敢进去拿。

  赵濯月笑了笑,“走,我陪你进去。”

  小侍女拿了药,圆圆的一张小脸很是喜气,恭恭敬敬地说,“多谢公主娘娘!”

  赵濯月揉揉她的脑袋,“我跟你一起去前院看看。”

  ……

  幕僚愧疚的站在一旁,看着仆从给崔载之包扎伤口。

  幸亏冬天穿的衣裳厚一些,伤口不深,仆从将扎到他手中的木刺拔了出来,崔载之朝众人笑了一下表示安慰,“不碍事的,皮外小伤罢了。”

  幕僚忧心的看向他的腿,鲜血淋漓,没破的地方乌青一片,他分明知道,扶着崔大人回来的时候,这条腿都无法直立起来。

  老仆按压了几下,“大人,去请郎中来吧。”

  崔载之摇摇头,“不必这么麻烦,小慧去后院拿药了,上些药就好了。”

  老仆看向幕僚,示意他劝劝崔大人。

  幕僚也为难,官署里的郎中如今都在百姓家中救治伤者,若是现在去请,岂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大人与灾民起了冲突,还受伤了,这是会留下话柄的。

  “木棉,你去请郎中,就说我病了。”

  门口一道轻柔的女声响起,众人纷纷回头,看到一位身着豆绿色衣裙的女子,不施粉黛,却螓首蛾眉,面容姣好。

  崔载之愣了一下,旋即反应过来,挣扎着起身行礼。

  “微臣拜见公主殿下。”

  其他人也纷纷要行礼,赵濯月让木兰上前扶起崔载之。

  “崔大人不必客气,都请起。”

  小慧将药交给管家,偷偷看赵濯月,脸一下子就红了。

  原来崔大人见了公主都要行这么大的礼!她今天见了公主,什么了礼节都没有,还与公主说了好多崔大人的家事,公主会不会觉得自己无礼!

  小慧低下头去,不敢再看赵濯月。

  赵濯月的目光落到了崔载之身上,见他仍旧站着,便温声请他坐下。

  崔载之的耳朵一下子就红了,他这副狼狈模样,腿伤了,浑身上下占满了泥水,原本清秀的脸上也有不少污渍。

  他也没有想到,深居玉真观多年的二公主,竟然是这般玉软花柔的模样,没有半点女道士的寡淡和古板。这大概就是龙子凤女,天家贵胄罢!

  即便在旁人眼里落魄,可凤凰依旧是凤凰。

  赵濯月问起这伤如何来的,幕僚本不想多说,他隐隐觉得谢刺史与这位公主的关系不一般。刺史来洛阳那天,自己亲去玉真观接人,又亲自安排赵濯月安顿好。

  幕僚却也畏惧赵濯月的身份,顿了顿,将方才发生的事情如实告知。

  “殿下,那些人是蓄意作乱,他们平日里就不安分,想必是借机闹事。”

  “伯益!不许再殿下面前浑说!”

  崔载之斥责幕僚,他心想,看起来柔弱的二公主避世而居多年,想必不会关心这些琐事,但她似乎跟刺史……

  还是不要在公主面前提这些事情为好,免得叫谢刺史知道了,只会觉得他无能罢了。

  “多谢殿下替微臣请郎中,寒舍鄙陋,若是殿下有什么需要,只管提出来,微臣会竭力满足。”

  赵濯月微微一笑,“没有什么鄙陋,我虽久居玉真观,也听闻过崔大人为官的名声,大人清廉正直,一心为民,乃是有口皆碑。大人难道就没有想过,今日之事,是否是有人刻意挑唆?”

  崔载之沉默了。

  他如何不知道是有人刻意挑唆,借机闹事,让他在刺史大人面前丢了脸面,落下个管制无能的罪名。

  从给朝廷递报灾情的那一刻起,他与州府其他官员就站在了对立面。

  他们那些人希望隐瞒真实情况,让朝廷随便派个人来走走过场,到时候大家月底的吏部考评上能够好看些。

  可崔载之偏不,招来了谢彦这个不讲情面的刺史。

  无论那些官员如何暗示,许以美人、财宝,谢彦的下属都是一个态度,没有商量。

  简直是和崔载之一样的油盐不进,甚至更为过,谢彦简直是个冷面阎王,半分脸面也不给他们留。

  这几日,那些官员眼见考评无望,干脆躲起了懒,有人称病,有人借口家中有事,纷纷不来官署点卯。

  谢彦没有直接揭穿他们,示意崔载之记下来他们的所作所为,等灾情处理结束后,一并处置。

  那些官员打听过谢彦的身份和来路,纷纷嗤之以鼻,他们之中,有不少地方的世家子弟,当然知道曾经的广平侯府。

  但如今的谢彦在他们眼里与崔载之并无二异,都是身后没有倚仗的孤身一人罢了,怕什么?

  赵濯月见崔载之的脸色沉重,明白他应心里都清楚,只是隐而不发罢了,便低头笑笑。

  “崔大人,我独自住在后院,心中难安,知道外面有许多年幼的孩子挤在一处,不如将孩子们带到这里住,也与我做个伴,外面腾出更多宅子来安置百姓,可好?”

  崔载之听闻虽然欣慰,公主通情达理,心底良善,但理智上告诉他不能够,公主金枝玉叶千金贵体,怎么能委屈她跟一群吵闹的孩子住在一处。

  正要婉拒,赵濯月看出他的犹豫,又开口道,“大人不必顾虑,就这么办吧。”

  赵濯月是真心想这么做的,除了这些冠冕堂皇的善心外,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心。

  既然这段时日要等谢彦一起回京,她整日待在院子里无趣的很,不如和孩子们在一处,解解闷。

  赵濯月心想,她的确是很喜欢逗这些半大的孩子呀,譬如小五娘,譬如小慧。

  还有便是,等孩子们住进来,谢彦就不方便住在她隔壁了,她可不想夜夜梦见这人讨债索命。

  崔载之推辞不过,安排人去挑选适龄的孩子。

  赵濯月开心的点点头,“就这么定了!”

  转头笑着招呼小慧,“你叫小慧是不是,跟着我去后院照顾孩子们,如何?”

  小慧原本怕公主殿下责怪她失礼,却听见公主这样问自己,圆圆的小脸露出喜色来,连忙点头答应。

  一直等郎中来给崔载之上了药,诊治完,她才与侍女准备回后院,崔载之迟疑了一下,叫住她。

  “殿下,外面秩序不好,谢大人嘱咐我们不许放您出去,怕出什么危险,您若觉得无聊,微臣书房里有不少书籍,您可以去看看。”

  赵濯月柔声道谢,去了书房打发时间。

  一轮孤月,从云中探出身来。

  谢彦在府前下了马,径直去了后院。

  四处空空荡荡,不见人影。

  谢彦只好去前边寻人,半路上遇到小慧。

  小慧有些怕他,声音弱弱的叫了声问刺史大人安。

  低头便要走。

  谢彦见她往后远去,手里抱着一摞书,便叫她停下。

  “公主呢?”

  “公主在前院,和我们崔大人一起用膳。”

  谢彦冷笑,问公主今天都做了什么。

  小慧如实回答,公主早晨找她问崔大人的家世、过往,问崔大人为何没有婚配,中午给崔大人请了郎中,下午在书房看书,晚上跟崔大人相谈甚欢,一起用晚膳。

  谢彦眸中寒光闪过,勾了勾唇角。

  好啊,赵濯月。

  这小骗子是一刻也不消停,没事也能给自己找事做。

  “去,书给我,把公主给我叫回来。”

  小慧睁大了眼睛,在心里默默算了算,不是吧,刺史大人虽然官大,那也大不过公主啊,怎么敢这样使唤公主。

  “还不去?”

  小慧撇撇嘴,哦了一声,去前院叫公主回来。

  赵濯月心情大好,崔载之告诉她,等过会儿,就会有人将孩子们领来,安顿到后院住下。

  今晚不用做噩梦了,真好。

  不过那个谢彦又要做什么,叫小慧来让她回去,她饭还没吃完呢。

  赵濯月在心里头盘算,等会了京,圣上再不待见她,面子上也得过得去,她可是正经的公主,怎么也会有自己的公主府。对,公主府,谢彦就算是娶了自己,在公主府,也要听她的话,不然传出去,他就是大不敬。

  推开门,就见谢彦坐在自己的床沿,冷冷的目光望过来。

  “出去。”

  赵濯月:“?”

  木棉和木兰心领神会,知道是叫她们两个人出去,但就是站着不动,一脸大义凛然。

  赵濯月垂眸,挥了挥手,她们二人才退了出去。

  “怀雅哥哥,怎么啦?”

  “怎么了?”

  谢彦站起身来,“叫你别乱跑,你今天都做了什么?”

  赵濯月一脸坦然,“我一没出府,二没闹事。”

  谢彦幽幽的看着她,赵濯月被他看得头皮发麻,二人对峙良久,一言不发。

  最后是谢彦叹了口气,坐了回去,伸出一只胳膊来。

  借着月色,赵濯月才看到他胳膊上的衣衫都划破了,沾上了血迹。

  谢彦闭了闭目,咬牙切齿道,“你未来的夫君在外头受了伤,你倒是跑去关心旁人。”

  赵濯月眉头一跳,怪异的看着他,“人家崔载之一个文人,受那么重的伤都没吭声,你一个武将,这点小伤还卖可怜。”

  见他脸色不对,赵濯月不敢再还口,叫人来把灯点上,拿了药给他擦。

  “崔载之一个文人,你挺清楚。”谢彦低头看了眼她笨手笨脚的给自己擦药,从他开口跟赵濯月说话就带了一股酸味儿,可惜他没察觉到,赵濯月更是一心跟他顶嘴,完全没注意。

  “清楚啊,我都问了,小慧说崔大人祖籍会稽,是七年前中的探花,诶,你没听说过吗,探花都是选最好看的,怪不得,他都二十八了,显得这么年轻。二十八,比你还大三岁。”

  说着抬头看了眼谢彦,讨好地笑笑,“你也年轻,你最年轻。”

  谢彦:“……”

  谢彦忍不住开口提醒,“十年前,我也是个读书人。”

  “是是是,十年前的会元,你要是参加殿试,一定中个状元回来!”赵濯月替他把伤口包扎好要离开,被谢彦一把拉住手腕。

  “坐下,你跟崔载之相谈甚欢,跟我就没话说?“

  赵濯月告诉自己,毕竟差点欠他一条命,顺着他来,顺着他来。

  “你说,你说我听。”

  谢彦张开手,给她看那道疤痕。

  赵濯月眨了眨眼,心中微微发涩,面上依旧笑着,“这怎么还没好,还留了疤,都怪我,我十恶不赦,如今是罪有应得落到你手上。”

  说完抬眼看他的眼睛,盈盈秋水,望而生怜。

  谢彦心中微动,却暗恨她这个小骗子不知悔改,这么狠心的一个女人,无论如何不肯承认自己当年做错了。

  “崔载之受了伤你就这么关心他,我这伤如何来的,你不是不知道,就没什么想说的?”

  赵濯月移开眼睛,睫毛轻颤,逃避这个话题,“崔大人是个好人,一心为民的好官,听说昨天他本来要派人去山上找我来着,你看,所有人都避我如蛇蝎,他却肯派人去找我,关心我的死活,我反过来关心关心他,也是应该的。”

  谢彦忽然捏住她的下巴,一字一顿道,“他是好人,你怎么不比比,他哪有我对你好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k228.com。优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k22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